古语云:“易有三训,一训简易,二训变易,三训不易,易与天地准”。常识不也是如此吗?
简易
我们生活在常识中,春暖花开、秋高气爽,我们不假思索地运用它们,这是常识的简易性。
变易
同一事物不同时刻有不同的表现,变化无穷,这是常识的变易性。例如,冰水冷冻后变为固体,加热后又变回液体。
不易
常识由生活而来,经久适用,不易改变。例如,火会灼伤人,水能救火。
知之
对常识的了解,不仅是自然反射,更需要用心观察。没有观察,何来常识?没有常识,何以行动?譬如了解交通拥挤时间,于约会便不会误时;拿破仑不知俄国之地广与冬天之寒冷,导致滑铁卢战役的失败。
行之
对常识的践行,不仅是知之的延续,更是生活的必需。知易而行难,故需特别加以强调。例如,诸葛顺势三分天下,刘邦知楚强汉弱而强赴鸿门宴。对常识的践行,可规避风险,趋利避害,带来成功。
思之
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,更高的要求是对常识的思考。由于常识的普遍性,我们容易忽略其变化性。拘泥于既得经验,永无进步可言。例如,汤之盘铭曰:“苟日新、日日新、又日新”。曾子曰:“君子无所不用其极”。在对常识的思考中,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,玻尔提出了量子力学。历史上的改革开放,也是基于对意识形态的思考而产生的。
结语
与常识同行,我们维系了一个古老的文明。不知常识无语进步,不行常识无以趋利避患,不思常识却也无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。让我们明辨之,笃行之,思之,以此获得泰然的生活与不断的前进。